7/5/2018 2:51:00 PM
專業翻譯公司教你幾種口譯思維方式
我們常聽說“數學思維”就是數學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形式。思維指的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概括和間接反映,屬于人腦的基本活動形式。
其實在口譯學習中,也有“口譯思維”一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口譯是一種通過口頭表達的方式,將原來的信息由一種語言轉化成另一種語言的交際行為,口譯是不完美的語言藝術,同時也是實用性很強的技術工作。但是,口譯學習者,不能只關注語言和技巧層面的提高,更要關注于思維層面提升。在口譯進行的過程中,口譯人員除了調動自身的語言和知識資源之外,還要有良好的思維和心態。
下面信陽翻譯公司給你介紹幾種口譯常用思維方式:
整體性思維
口譯人員,需要把握發言人講話的整體意義,而不是企圖把每個句子或表達都硬記下來,要主動的對內容要求進行定位,理清發言人的思路,從而完整的傳達發言人所要表達的意思。
培養整體性思維,可從“聽”處入手,在聽的時候,要習慣性地問自己:“他說的話是什么意思?”要實現這一點,在“聽”上要實現三個轉變:從聽字詞轉變為聽意思、從聽語言形式轉變為聽內在含義、從語音聽辨轉變為語流聽辨。
遇到聽不懂的詞時,不要糾結于這個詞語的字面意思,要學會丟卒保車,果斷跳過該詞,接著往下聽,聽整體的段落和篇章的意思。此外,除了聽取發言人的用詞外,要學會去把握發言人的發言節奏、停頓和重音習慣等,在語流中實現辨音,抓取意思。
分析邏輯化——邏輯化思維
口譯,不是簡單翻譯句子,而是在找尋各個句子和段落間的邏輯聯系,是對發言人源語進行邏輯分析后的再加工,邏輯分析貫穿整個口譯活動之中。
邏輯是口譯的生命線,分析是口譯的發動機。無分析,無邏輯。無邏輯,不口譯。鍛煉邏輯思維,可以聽和說兩端出發。要言之有理,首先要言之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