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2018 10:26:00 AM
漯河翻譯公司專利翻譯的難點
專利文獻的翻譯難點在大部分情況下當然是由技術方案難以理解造成的。漯河翻譯公司重點從語言方面對專利文獻的翻譯難點進行探討,大致從定詞和語法兩個方面介紹以下日語專利翻譯的難點。
(1)定詞難
在日語中,有很多漢字與中文里的漢字不僅字形相近,而且有的意思也大致相同,因此,在將專利申請文件這樣專業性非常強的法律性技術文件翻譯成中文時,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基于日語原文進行直譯,尤其在翻譯專業術語時直接使用日文漢字的情況有很多,例如,可以將日文中的“液體噴射裝置”直接翻譯成“液體噴射裝置”。但是有時完全照搬日語漢字卻也容易導致中文表達的生硬或難以理解,甚至出現意思完全不對。
在日語語法方面,也存在同一個語法有多種譯法的情況。例如日語中“ように”的表述,譯成中文時一般有“以……方式,……”、“……成(為)……”、“……,以使(以便,以使得)……”等表達方式,具體采用哪種方式,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尤其要從技術角度等去分析。
日語句子較長也經常是造成語法難以理解的原因之一。例如說明書中記載了:“制御部11は、外部より供給された映像信號Vdispに基づいて、ゲートドライバ12、ソースドライバ13、駆動電極ドライバ14およびタッチ検出部40に対してそれぞれ制御信號を供給し、これらが互いに同期して動作するように制御する回路である”。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句子的主干是“控制部11是……電路”,而粗心的人可能會在動詞“供給”處斷開,將句子分成兩句,這顯然是不正確的。明確了句子主干后,譯員會發現對電路進行限定的句子依然很長,先后出現了三個動詞“供給”、“動作”和“控制”,“ように”這一表述在此給譯員造成了很大的困惑,“ように”很明顯是用來解釋“控制”的,那么毫無疑問至少“它們彼此同步動作”是“控制”的內容,但“供給”是不是也在“控制”的范圍內呢?具體來看涉及“供給”的部分:“根據由外部供給的映像信號Vdisp,分別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由此可知,此處“供給”明顯缺少動作主體,若“供給”也是“控制”的內容,那么“控制”將缺少動作對象,不知該控制誰“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因此可知“供給”并非“控制”的內容,而是與“控制”并列的動詞,這樣整個邏輯關系便清晰了,簡單來說“控制部11是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和控制它們動作的電路”,但是若按這種語序將整句翻譯完整,就成了“控制部11是根據從外部供給的映像信號Vdisp,分別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控制它們彼此同步動作的電路”,這種表達顯然不利于快速閱讀和理解技術方案,這時如果譯員對內容稍加整理,將長句拆分成短句,變成“控制部11是一種電路,該電路根據從外部供給的映像信號Vdisp,分別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控制它們彼此同步動作”,則技術方案更加清楚、明了,易于理解。
因此,對于句子較長的情況,譯員需要根據技術方案分析句子結構,將長句適當拆分成短句進行翻譯,以便清楚、準確地表達技術方案。
(1)定詞難
在日語中,有很多漢字與中文里的漢字不僅字形相近,而且有的意思也大致相同,因此,在將專利申請文件這樣專業性非常強的法律性技術文件翻譯成中文時,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基于日語原文進行直譯,尤其在翻譯專業術語時直接使用日文漢字的情況有很多,例如,可以將日文中的“液體噴射裝置”直接翻譯成“液體噴射裝置”。但是有時完全照搬日語漢字卻也容易導致中文表達的生硬或難以理解,甚至出現意思完全不對。
可見,對于一詞多義和多個詞詞義相近的情況,要求譯員不能僅憑語言本身進行翻譯,還要適當結合專業領域和技術方案來正確選詞。另外,切勿忽略最基本的翻譯方法,那就是查閱詞典。對于專業術語的翻譯,能夠參閱本專業領域的工具書當然最佳,但是在缺乏專業知識指導的情況下,翻譯最基本的依據還是字典,定詞時不要想當然,避免形成思維定勢,從而導致選詞錯誤。
在日語語法方面,也存在同一個語法有多種譯法的情況。例如日語中“ように”的表述,譯成中文時一般有“以……方式,……”、“……成(為)……”、“……,以使(以便,以使得)……”等表達方式,具體采用哪種方式,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尤其要從技術角度等去分析。
日語句子較長也經常是造成語法難以理解的原因之一。例如說明書中記載了:“制御部11は、外部より供給された映像信號Vdispに基づいて、ゲートドライバ12、ソースドライバ13、駆動電極ドライバ14およびタッチ検出部40に対してそれぞれ制御信號を供給し、これらが互いに同期して動作するように制御する回路である”。稍加留意就會發現句子的主干是“控制部11是……電路”,而粗心的人可能會在動詞“供給”處斷開,將句子分成兩句,這顯然是不正確的。明確了句子主干后,譯員會發現對電路進行限定的句子依然很長,先后出現了三個動詞“供給”、“動作”和“控制”,“ように”這一表述在此給譯員造成了很大的困惑,“ように”很明顯是用來解釋“控制”的,那么毫無疑問至少“它們彼此同步動作”是“控制”的內容,但“供給”是不是也在“控制”的范圍內呢?具體來看涉及“供給”的部分:“根據由外部供給的映像信號Vdisp,分別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由此可知,此處“供給”明顯缺少動作主體,若“供給”也是“控制”的內容,那么“控制”將缺少動作對象,不知該控制誰“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因此可知“供給”并非“控制”的內容,而是與“控制”并列的動詞,這樣整個邏輯關系便清晰了,簡單來說“控制部11是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和控制它們動作的電路”,但是若按這種語序將整句翻譯完整,就成了“控制部11是根據從外部供給的映像信號Vdisp,分別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控制它們彼此同步動作的電路”,這種表達顯然不利于快速閱讀和理解技術方案,這時如果譯員對內容稍加整理,將長句拆分成短句,變成“控制部11是一種電路,該電路根據從外部供給的映像信號Vdisp,分別對柵極驅動器12、源極驅動器13、驅動電極驅動器14以及觸摸檢測部40供給控制信號,控制它們彼此同步動作”,則技術方案更加清楚、明了,易于理解。
因此,對于句子較長的情況,譯員需要根據技術方案分析句子結構,將長句適當拆分成短句進行翻譯,以便清楚、準確地表達技術方案。